绘镜文心-胡悌麟作品文献展

前 言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全国文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中,吉林艺术学院牵头主办《胡悌麟作品文献展》,让我们得以全面了解胡悌麟先生的艺术历程和创造成果,更为认识老一辈艺术家创作中的时代风貌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胡悌麟先生是伴随着新中国诞生走上革命文艺和油画创作的艺术道路的,在老一辈艺术家群体中,他的这份经历是独特的。从1949年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从事美术创作开始,他与新中国共同成长,也在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中坚定地树立起自己的艺术理想。几十年来,他真诚地对待艺术,面向生活,以自己的满腔热忱反映时代文化的主旋律,构成了他艺术创作的独特面貌。他又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培育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为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军旅生涯开始的艺术创作,胡悌麟先生坚持以现实主义精神表现生活,在主题、风格和艺术气质上都鲜明地展现出他对艺术的真诚,以朴素的艺术语言传递出一种朴素、温暖和富有力量的人文内涵。他的“创作”意识十分鲜明,在早期的作品中就展现出一种以宏阔的视野反映重大主题的特征,从《三下江南》到《旗开得胜》,可以看到他宽广的艺术情怀。在20世纪50年代革命历史主题创作的氛围中,他虽然不在美术创作中心的北京,但在油画创作的思想观念和形式探索上都站在当年的美术理想的前列,以精心的构思、宏大的场面、生动的形象来反映重大主题,为革命历史留下了具有精神真实性的写照,刻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神态生动的艺术形象,体现出精深的思想和坚实的造型能力。在《旗开得胜》中,他塑造了众多的战士和东北老百姓的形象,尤其反映出他对北方生活的敏锐感受,通过大量的速写和油画人物写生,传递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物饱满的精气神,体现出中国油画家驾驭大型作品的精湛水平。

胡悌麟先生是一位视野开阔、与时俱进的艺术家,在进行现实主义主题创作的同时,他始终坚持对油画本体语言的研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的艺术创作进入了新的境界,以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为目标,一方面,在思想观念上突破题材的创作禁区,另一方面,自觉地探索油画的创新,强化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将写实性的造型与表现性的语言结合起来。1984年,他的油画作品《杨靖宇将军》(与贾涤非合作)问世之际,令当时的油画界视觉为之一新。作品塑造了抗日战争革命先烈慷慨就义的情景,在具象的造型中贯注了表现的力量,在悲壮中的氛围中升华起崇高的气概,成为新时期中国油画发展的标志性作品。同一时期,他的许多作品也都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提炼出主题,以饱满的色泽和有力的笔触塑造形象,在作品结构中蕴含着一种硬朗的风骨,这也是胡悌麟先生坚毅性格的体现。

作为一位长期生活在东北的艺术家,胡悌麟先生对黑土地上的大自然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他的大批油画风景写生和创作在具象写实的基调上展开浪漫的情怀。从长白山麓到北国原野,他以豪爽的笔调画出了大自然生命的气象,空气的爽冽和土地的芬芳,也有意识地在作品中探索现代绘画的形式语言,作品充满了形式的韵律,传递出劲朗的风神,既彰显了一种贯通天地的气势,也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咏叹,让人体会到一种如史诗般浑然厚重的精神气质。

对胡悌麟先生艺术的回顾将为当代中国油画的创作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祝展览圆满成功,祝胡悌麟先生艺术之树长青!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范迪安

2015年4月


发表时间/2015-04-16

阅读次数/ 丨返回丨

© 吉林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