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美术经典研究展”
前 言
20世纪的中国绘画是超过5千年中华文明史上数量最多、题材最为丰富的百年。1949年,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始于此的强国梦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声响中,延伸着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与之相关的美术创作则开启了一个新纪元。
新中国美术创作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众多题材,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新人新事新风尚所反映的新时代,在新的时代中表现出了新的审美,也获得了新的社会认同。在近70年来所累积的巨量美术作品的基础上,筛选其中的经典作品,则成了当代美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显然,要选出能够得到大家认可的经典作品是有相当难度的,这不仅仅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而是在100件这有限的范围内的取舍,还要兼顾到不同的画种、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影响。权衡左右,实在是有相当的难度。所谓的“难”,正说明新中国美术的内涵丰富与复杂。毫无疑问,这之中如《开国大典》等是家喻户晓,但也有曾经是家喻户晓、现今却渐渐被人们遗忘的作品,可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略历史的存在。应该看到,在新中国开国之初直至80年代,是经典作品不断涌现的历史时期,它们经过了历史的积淀而获得了社会的认同,因此,所选聚焦于这一时期,即“新中国”,是这一选择的范围。
本次展览用特殊的方式呈现,旨在立足于教育的目的来弘扬新中国美术经典。作为基础教育的补充,让更多的师生认知新中国美术,并启发当代主题美术创作。展览由澳门城市大学、吉林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联合主办。
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
吉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西安美术学院新中国美术研究所所长
陈履生
2018年11月20日
发表时间/2018-11-26
阅读次数/ 丨返回丨
© 吉林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